摘要
教材作为知识的载体,是影响教学成果的重要因素,亦是国际中文教学架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全面把握国际中文教育教材研究的发展脉络和研究热点,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基于可视化软件VOSviewer和CiteSpace,以1992-2024年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发表的期刊论文为样本,进行发文量时间分布、作者共现、机构共现、聚类及突现分析,探讨国际中文教育教材研究的热点、前沿与趋势,以期为国际中文教育教材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国际中文教育;教材研究;VOSviewer;CiteSpace;可视化分析
Abstract
As the carrier of knowledge, textbooks are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teaching results and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international Chinese teaching framework. In order to fully grasp the development context and research hotspots of international Chinese education textbook research, this paper uses the bibliometric method, based on the visualization software VOSviewer and CiteSpace, and takes the journal papers published in the CNKI database from 1992 to 2024 as samples to analyze the time distribution of publication volume, author co-occurrence, institution co-occurrence, clustering and prominence, and discusses the hotspots, frontiers and trends of international Chinese education textbook research, with a view to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international Chinese education textbook research.
Key words: International Chinese education; Research on teaching materials; VOSviewer; CiteSpace; Visual analysis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毛海莹. 《参考框架》视野下国际中文教育文化教材编写研究——兼论《中国文化概况》教材的编写艺术[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01): 11-19.
[2] 李宝贵. 国际中文教育新形态教材建设:内涵特征、现实挑战与推进路径[J].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23, (03): 15-25.
[3] 梁宇. 国际中文教材动态评价模型构建研究[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50 (05): 136-145.
[4] 梁宇, 李诺恩. 国际中文教材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基于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06): 30-40.
[5] 王巍. 国际汉语教材中的中华文化因素研究[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03): 90-97.
[6] 吴小华.汉语国际教育与中国文化传播平台搭建——评《中国当代文化传播与汉语国际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21,(07):110.
[7] 陈悦,陈超美,刘则渊,等.CiteSpace知识图谱的方法论功能[J].科学学研究,2015,33(2):242-253.
[8] 李科科,于文兵,李硕奇,等.基于CiteSpace的大学生社交焦虑研究的热点与前沿趋势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22, 23 (33):4217-4226.
[9] 李宇明.中文国际传播的动力问题[J].全球中文发展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1):25-41.
[10] 张蕾,李新根.国内科技伦理研究的知识图谱:基于1998—2021年CSSCI论文的文献计量分析[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43(7):224-232.
[11] 刘艳.基于知识图谱的国内数字鸿沟研究现状与演进趋势[J].国家图书馆学刊,2020,29(1):99-113.
[12] 李泉. 汉语教材编写的根本问题探讨[J]. 国际汉语教育研究, 2013, (00): 167-174.
[13] 李泉.汉语教材的“国别化”问题探讨[J].世界汉语教学,2015,29(04):526-540.
[14] 梁宇. 国际中文教材动态评价模型构建研究[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50 (05): 136-145.
[15] 赵金铭. 跨越与会通——论对外汉语教材研究与开发[J]. 语言文字应用, 2004, (02): 109-118.
[16] 赵金铭.论对外汉语教材评估[J].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8 (03):4-19.
[17] 安秀芬, 黄晓鹂, 张霞, 等.期刊工作文献计量学学术论文的关键词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2, 13 (6) : 505-506.
[18] 于海阔. 关于汉语国别化教材研发的几点新思考[J]. 中国大学教学, 2021, (09): 91-96.
[19] 施歌, 周梦圆. 国际中文数智化教材信息技术内涵及实现路径分析[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02): 12-19.
[20] 刘颂浩. 教材编写研究中的学科意识[J]. 华文教学与研究, 2018, (04): 36-43.
[21]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N].人民日报,2021-06-02(1).